我最近看了一本書,叫做揭密
內容真的很令我驚訝 馬上又看了第2遍 內容是關於賈伯斯的創新思考怎麼來的 我摘錄了一些重點,給大家參考看看 我如何才能幫助客戶或顧客得到更大的收穫? 賈伯斯會怎麼做? 你必須相信,只要跟隨自己的好奇心,一切都會水到渠成。 如何知道自己的熱情被激發? 這件事會讓你樂在其中,愛不釋手,讓你等不及太陽升起,就想再做一次。 賈伯斯的回答讓坎貝爾在三十多年後回想起來,仍然會怦然心動。 「你身不由己,只能接受他的遠景。」 今日大部分的潛在顧客並不瞭解電腦來的利益,因此完全沒有購買電腦的需求。我們必須教育市場,讓客戶知道擁有電腦的好處。 薄弱的遠景只會帶來薄弱的表現。 我們從來不說:「我們做不到。」而會說:「我們還不確定要怎麼做,但是一定會想出辦法。」 強而有力的遠景必須符合三項標準:明確、簡潔、一致。願景必須能以一句話說清楚,這句話越短越好。 賈伯斯願景:「打造一部一般人都能使用的電腦。」 星巴克願景:「工作與家庭之間的第三空間。」 酷聖石:「為世人帶來極致的冰淇淋品嚐經驗。」 創造力就是將事務連結起來的能力。 雖然有些電腦迷喜歡自行組裝電腦,但是決大多數的人沒有那個能力。 以聽眾熟悉的事物來比方他們陌生的觀念,將會提高他們對新觀念的接受度。 若要讓問題激發創造力,最好是以:「為什麼……?」「為什麼不……?」「如果……會……?」的方式提出。:「?」 創新者仔細觀察人們,特別著重潛在客戶的行為。 其實大部分的客戶並不知道自己對於某件新產品有什麼樣的要求,客戶不會創新,他們只想走同樣的路。 賈伯斯認為焦點團體無助於產品設計,因為大多數人除非看到新產品,否則根本不知道自己要什麼。 誘導客戶以全新的方式思考解決自己的問題。 對許多人而言,電腦還是太過複雜。 賈伯斯與蘋果首席設計師能夠成功,原因在於他們是為自己設計迷人的產品,只製造自己願意使用的產品。 成功並不是來自市場調查或焦點團體,而是幫助客戶實現夢想:賣夢想比賣產品重要。 法蘭科構想的重點不是滿足顧客的「需求」,沒有誰非要吃潛水艇三明治不可;人們真正的期望只是想讓日常生活更舒服一點:享受物美價廉的一餐。他們尋求的是一種價值,法蘭科讓他們如願以償。 當你能夠實現人們的夢想,成功擋都擋不住。 客戶不在乎你的公司是否生意興隆,不在乎你提供哪些產品或服務。他們真正在乎的是自己,自己的夢想,自己的目標。 你對自己的客戶有多瞭解?你應該朔造一個具體明確的客戶腳色。 我們每天都會否決很好的構想,甚至否決掉優異的構想,為的就是專注於少數的事物,對我們選定的目標全力以赴。 我們必須先剔除所有不重要的商機。 讓顧客困惑很可能就會失去顧客:簡單到不需說明書。 公司如果想討好每個客層,產品往往會越來越複雜,最後的結果則是得不償失。 音響設計師剛開始設定的目標,並不是打造一套先進的無線音響系統,而是回答一個問題:「人們希望以什麼方式在家中聆賞音樂?」 你不妨問問自己:「我還可以拿掉什麼?」 買電腦已經取代買車子,成為消費者最頭痛的採購經驗。 現在的電腦顧客不在只是掏錢結帳而已,他們要知道使用電腦能帶來什麼好處,我們就是要讓顧客明白這一點。 傳統的思維只能帶來傳統的構想。 大部分業者只像賣產品,蘋果卻要幫助顧客成長。 客服人員能傾聽我的需求、設計解決方案、預測我的猶豫。我們的目的是幫助你接受蘋果的產品,我們希望培養出長期顧客。 人類的短期記憶只能同時處理三、四項資訊,所以,我希望聽眾知道哪三件事情? 以情感色彩豐富的字眼描述蘋果的產品,避免使用行話、技術用語和商場語言。 他的舞台佈置已微妙暗示,讓人們知道iPad可以在生活中扮演什麼角色。 賈伯斯真心真意要改變這個世界,而且對自己的企圖心從來不遮遮掩掩。 我每天都會問我自己:「如果今天就是我人生的最後一天,我還會做今天預定的工作嗎?」 如果連續幾天的答案都是「不會」,那就代表我必須做一點改變。 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若要欣欣向榮,需要的不是紓困方案,而是更多的新創公司。